当前位置:首页 > 红崖天书,众说纷纭的谜中之谜——贵州7日(14)

红崖天书,众说纷纭的谜中之谜——贵州7日(14)

时间:2024-01-19 12:41:46

其实在滴水滩的时候就看到有红崖天书的指示牌,离黄果树和滴水滩看着虽然距离不是太远,却没有车可以抵达。到了关索岭,红崖天书就离得更近了,可惜的是在这里根本打不到车,只能转回关岭县城,再找车去红崖山。

红崖天书是一块巨大的浅红色绝壁,长约一百米,高度大概在三十米以上。贵州的山都遍布绿植,树林茂密,在成片的绿色中,这片红就显得格外的醒目。顶上有一段岩石断面,像屋檐似的挡住了山水冲刷,也使这片天书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否则水滴石穿,这块不知道何时书写的文字,如今也要被磨得差不多了吧。

难怪要叫天书,这些看着像文字的符号,完全解读不出来。别说我等不学无术之辈,就是著名学者郭沫若、丁文江、徐中舒都曾尝试破译,都没有破译出真正有说服力的文字来。天书,果然名至实归。

自明代嘉靖年间起,很多文人雅士就来这里研究,先后有拓本、摹本、缩刻本等问世。后来清朝乾嘉考据学派兴起,各地访碑求碣之风盛行,红崖石壁更被热捧。有人说它是碑,有人却不承认。要说碑,这碑也着实地大了些。

众说纷纭之下,直到今天都没有权威的解读,倒是留下了一些诗词歌赋作品,只是并没有特别出名到家喻户晓的名作,因此红崖天书也就不为一般人所熟知了。

这些字大小不一,有点像篆书,也有点像隶书,还有点像甲骨文,它们参差不齐地排列在绝壁上,没有横平竖直的规范,横不成行,竖不成列,这种稍稍的零乱反倒有一种奇特的魅力,似乎这种排列组合也有着极深的含义,只是人们现在还不理解而已。

关于红崖天书的由来,比较盛行的有三种说法。一说是三国时候,诸葛亮南征,在这里留下了遗迹,因此又名“诸葛碑”。至于这些符号的意义,诸葛亮学究天人,我等凡夫俗子自然猜度不出来了。

第二种说法是高宗伐鬼方时的纪功碑,这些符号记录的是将士的功绩。虽然历朝历代都有皇帝以高宗为号,不过这里的高宗却是共中比较出名的一个,商王武丁,因此又有人称其殷高宗。高宗伐鬼方打了三年才攻克,是商代末期著名的战争之一。

还有一种说法也在蜀汉时期,当时的爨族首领济火协助诸葛亮南征有功,这块石壁就是用古爨族文字记录的济火功碑。爨族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这个民族国人所知其少,不过说到其主体民族彝族,其实在西南地区分布还是挺广泛的。历史上,彝族也称爨人。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天书的内容,实际是皇帝颁发的一道讨伐诏檄,用血色书写,表示其决心。还有人说是夏禹治水功成以后,刻下的纪念。反正这些文字是比较古老的文字,连资深的专家学者们都无法破译,我们也只能看个热闹了。

红崖山,也称晒甲山,相传诸葛亮曾在这里晒过甲。这么说来,三国时候的遗存似乎是比较靠谱的,毕竟连传说都是配套的嘛!

上世纪九十年代,安顺曾提出“悬赏百万,破译天书”的设想,于是引得世人注目。当然,这所谓的世人,也都是一些研究爱好,他们确实贡献出了不少“破译”方案,从学生到干部,从自然科学家到文化学者,参与者甚广。有人提出是吴三桂藏宝的秘志,有人说是明朝建文帝隐避贵州,为图东山再起而写上的“誓言”,还有人则提出了外星人的遗迹……假设很大胆,但是求证的路还很漫长啊!有人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十几二十万字的论文来阐述他的观点,但别人也不甘示弱,照样用大部头的论文来讲述自己的观点,毕竟专家学者们著书立说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