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不光会聊天,还有可聊的风景,《水浒》里多次提到的东昌府就是现今的山东聊城。
话说北宋之前,黄河泛滥,东昌府被迫三次迁移城址。1072年,为防辽国进攻,重新修筑城池,即现今的城址,从此未再迁徙。再到后来,这里被誉为中国水上古城,更有甚者把它比作“中国北方的威尼斯”。
说这话是有依据的,但见一座巨大的古城漂在水中央,城是四四方方的城,城外四周是茫茫的湖,湖面比粱山泊的水面大,此湖叫东昌湖。
东昌湖是天然形成的吗?非也,当年也是一些小池塘而已,为了修城墙、筑城而开始大量挖土,便挖出了湖,历代又不断扩城而开挖,如此无休无止,使湖面达到6.3平方公里,成为了国内三大城中湖之一,与西湖相当,是济南大明湖的4倍多,坊间有“南有西湖,北有东昌”一说。
湖中的城叫聊城古城,也称东昌古城,古城面积仅有1平方公里,却被6倍大的湖水包围,城中有湖,湖中有城。
为何取名东昌城呢?相传远古时代东海一条恶龙来到聊城得瑟自己的技能,将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这时,来了两兄弟,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来建新城,城建成后,东海恶龙又来兴风作浪,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淹城。为救城内百姓,也为了确保工程顺利验收,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人们为感谢兄弟俩献身保城的义举,将城改名为东昌城。
上午8:30出门,坐公交车先奔着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而去,结果先看到的是革命烈士纪念堂。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在烈士堂的后面,坐落在东昌湖畔,迎面是一块鲜红的雕塑,仔细一看外形是个大写的人,暗指孔繁森就是酱紫的。
曾经一个时期全国的干部都向他学习,来这里参观的人群估计是川流不息,摩肩接踵,不巧的是这天乃周一,纪念馆不开放,参拜只好改成景仰了。
再环顾四周,只见左右两侧的绿丛中各有一个白色的雕塑,叫圣洁雪莲,它是阿里的特产,在这里象征的是孔书记生前的品格。
重点来了,眼前的便是东昌湖,于水波潋滟中感受一座古城的魅力。
水,是聊城的灵魂,水之岸必建码头,这个老码头只是一个地理标记罢了,完全看不出一丝旧迹。
东昌湖因太大了,所以建了多个游船码头,每个码头都泊着很多条船,也由于是周一,坐船的人很少。坐着游船看古城风貌,应该是一件心旷神怡的事吧。
老码头不远处有个腾龙广场,广场上的“二龙戏珠”正盘旋而上,附近的孩子们在借助微风玩着风筝。
广场的对面是水车园,有几部仅供观赏的水车,没有我年少时踩过的那种水车,水车不抽水改供拍照用了。
湖中岛屿众多,水鸟翱翔,名人岛、湖心岛、百花岛、月亮岛、南关岛、葫芦岛、状元岛等如众星拱月,我来到了名人岛,岛中的集萃阁被铁栏杆围着,询问在岛上的一位女钓者,她说集萃阁被锁了好几年,景区是怕游客爬上去而出安全事故。
李茂奇艺术馆也不开放,不过我从佯挡着的渔网下钻进去了,这里也是一个小孤岛,只有一座桥能到达岛上。
我读书少,没听过李奇茂的大名,从渔网下钻回来时,在门口阅览了一遍简介,才知道他是已故的台湾艺术家。
水上古城的四面都有大桥相连,过桥,到了运河会馆,但它已不再是会馆了,变成了酒家,不过运河的元素布满了整个酒家,这个富有历史人文气息的会馆称得上是“聊城人的会客厅”。
我拿着地图,规划了一条尽可能不走回头路的游览线路,如此便来到了荷花亭,这是一个内湖,周围是居民区。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此处,连通着东昌湖,这条1300多年历史长河掺杂了太多的繁华和传奇,让人欲罢不能。
从示意图上看到有座铁塔,于是走到了铁塔商场,询问了甲乙丙几拔当地人,都不知道这座塔在哪里,就在我疑惑之际,路人丁走过,终于给我指明了具体方向。
孤零零的瘦高个子被铁栏围着,我将手机穿过窄窄的栏杆,拍下了它的寂寞身影。这座列为中国六大古铁塔之一的铁塔来自宋代,也有人说建于辽金时期,塔高十三层,原本在护国隆兴寺内的东南角,后来修路,把它从寺里分离出来了。
旁边的护国隆兴寺也同样无聊,新建于遗址上,几座大殿里的佛像都摆好了,但没人来烧香。
离开隆兴寺,往前走,去找东礼拜寺,被我找到了,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此寺太小巧了,不过很精致。
葫芦岛是八个岛中的一个,也是一处内湖,湖畔有几个人正集中精力盯着钓鱼竿,希望他们都能有所斩获。
上个世纪20年代始,聊城人在古城内办厂、开店、修公路,成立了银行、医院、学校,这是聊城县粮店旧址,昔日门庭若市的米店,早已歇菜了。
在这条街上再往前走几十米,我的心更扒凉扒凉的,豫剧团大院成了一个贫民窟,闻名全国的张桂兰大师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吗?
变的是穿城而过的行人,亘古不变的是方正的城池和城外那一汪碧水。
进入一条偏静的巷子,我来到了礼拜寺。我怎么跟寺庙杠上了?想出家了?
礼拜寺关着门,当我回走时瞧见几位裹着头巾的大妈迎面而来,有戏了,但当我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是回民之后,被她们拒之门外。
前往下一个景点,我以为叫山峡会馆,还有人也这样以为,旅行大巴上走下一群人,其中一个大喊:山峡会馆,被馆门口的讲解员纠正:不是山陕会馆,是山陕会馆。这里曾是山西和陕西富商的俱乐部,今天似乎仍能听见百年前的马嘶车鸣和欢笑。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建了四年才竣工,其后又逐年扩建,至嘉庆十四年方具规模,里面敬的是关公。门口的大石狮颇有来头,是从山西运过来的,每一根毛发都精雕细琢,让人赞叹不已。一条小运河(京杭大运河的支流)打门前流过,还设了一个游船码头。
湿地岛大门口的地上竖着聊城作家创作基地等几块牌子,假如不是太热爱原生风景的,不建议去这个岛,太费腿了。
走到东昌湖南岸时,一座流线形的高大建筑吸引了我,是米高国际酒店,蓝色是酒店的主色调。酒店的两栋建筑中间架了一个巨大的摩天轮,这个“水城之眼”为亚洲三大摩天轮之一,在蓝天丽日下显得很壮观。我不理解为什么摩天轮要架在两栋建筑中间,把酒店劈为两半。
通往南关岛的路是一条龙堤,其实是一段堤和一座桥。
水浒中的108位好汉全部在此亮相了,水浒广场上伫立着他们的雕像,这些石像按上位天罡星三十六星,下位地煞星七十二星来排定,石像下都刻着他们的诨名和姓名。
旅游团队都是从南门进入古城,标志是这块“东昌府”的石头,《水浒》中有宋江率兵借粮、攻打东昌府的描述,《聊斋》也有东昌府的片断,足见它自古就是打卡地。不巧来了一个团队,几十个人争相在石头前留影,我等了半天仍没等到空镜头。
古城有四条主街,东大街、西大街为、北大街、南大街各有分工,或商或文。城内商铺、餐馆云集,往来车辆众多。
聊城有两大特产,一是阿㬵,二是葫芦,站在这家葫芦店前时,我想到的不是买,而竟然是葫芦娃。
景阳岗酒道馆在阿胶博物馆对面,武松打虎之前就是在景阳冈喝的三碗酒,好汉味道十足。不过真实的酒馆在山上,不在城里。
天主教堂看上去是新的,准新人们来此拍婚纱照太适合了。
进入水上古城,这是南门,门上写着“正德”两个大字。
亮点来了,光岳楼,这是聊城的地标,也是古城的中心,就像西安的钟鼓楼、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它建于明代,建造它是为了“窥敌望远,报时报警”,现为全国存留的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楼阁。清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楼并题匾《神光钟暎》,意为光岳之神光与东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而乾隆皇帝更是九过东昌六次登楼,为光岳楼题写了匾额,称它是“天下第一楼”,牌匾的规格与故宫相等,蓝框金字。光岳楼还是乾隆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行宫就设在二楼,他为光岳楼题诗多达13首。可惜这座楼远不及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名气大,如果不是来聊城,我估计也不知道它的存在。
四面都有门洞,登楼需要买门票,我穷,仰望一眼就好。
光岳楼旁边有个明清圣皆博物馆,这是私人景点,啥证都不好使,票价30元,富龙我也没进去,反正他不会向我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古城区共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明清时期大部分衙门集中在古城的西北部,老人们现在还能很容易地指出哪里是道署衙门,哪里是文庙,哪里是驿所。
古县衙附近是大宋集市,但这像集市吗,我看不太像。
招亲楼上今天没招亲,很冷清,员外和他那愁家的女儿都怠工了。
椹树下椹酒,不见椹树,也没进店去品尝椹酒是啥味,长这么大还没喝过。
之后走到了七贤祠,也是要门票的,全是仿古新建筑,我要看的是古迹。
古城设四门,南门叫正德门,北门叫宣威门,西门叫清远门,东门叫春熙门,均出自于明朝洪武年间修建古城时的名字。城门上筑门楼,外设瓮城。西门清远门不让上去,旁边有个老照片博物馆,但我没找到,可能藏在某条巷子里吧。
站在清远门外,看到湖面上有个音乐喷泉,估计节假日才会喷吧。
一个偌大的古城,怎能缺民宿呢,只是入住率好像不太理想,我已开始为他操心了。
在崇仁坊前瞅了一眼,没有往里走,不知坊中有何乾坤。
北门距西门不远,城门上写着“宣威”,行人可从门洞中通行,机动车则不行。
路过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一个没啥文化的人,就不进去详探了。
我只听说过四合院,这个六合院很壕有木有,看来我要加倍努力了。
运河人家是家餐馆,门前挂着市旅游协会的牌子。
然后不知怎么就拐进了聊城地委专署旧址,几排农房似的房子已经修复,这些平房就是那帮官员的办公楼,终于明白那个年代的干部为何会是群众的贴心人。
走出来去找文庙,听说很近,果然马上就瞧见了牌坊。
这是拜孔子的殿堂,在全球华人眼里他是圣人,毛爷爷都没达到这个高度。
尽管是仿旧建筑,但看上去仍极度舒适,是因为它金碧辉煌吗,给人有小故宫之感。
匪夷所思的是当我来到怀德坊,还没走进去,门口的保安竟上前阻止我,不让我拍照。你这里难道是中南海?高档住宅小区就高人一等?到㡳是怀德坊还是缺德坊?
一平方公里的古城至此走得差不多了,剩下东大街的一块没去,但见时间不允许了,便从北门出城,走到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东面是古韵悠长的大运河,西面是风景秀丽的东昌湖,馆名是著名社会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的,周一照例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