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越西土碉,穿越回汉朝的一场旧梦!

越西土碉,穿越回汉朝的一场旧梦!

时间:2024-08-16 13:45:47

我们找到了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也看到了传统的温度与典雅

是越西人记忆里最珍贵的回忆

土碉是越西很常见又很特别的一种民居建筑,有人说它同四川阿坝地区的羌族石碉是一文一武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是川西南一绝。

越西的土碉源远流长,最远可追溯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那时,越西民众就广泛使用泥土夯墙,修筑民居和城堡,土碉便由此诞生。史料记载:三国时期,诸葛武侯在此地筑土城一座,人称“奴诺城”。据《越嶲厅志》载:“元置邛部川,旧筑古城,在今治北二十五里王家屯场外。”古城城墙厚薄不一,丈许至三四丈不等,皆为黄土城墙,无石砌。

越西的土碉有许多种,有的土碉独具特色,最有名的要数南箐镇的青龙白虎碉、中所镇的金包银土碉和青碉、越城镇的八角土碉等。

青龙白虎碉坐落在南箐镇白泥村,一青、一白、一黄三座土碉显得格外醒目,也格外孤寂。

一青、一白土碉是越西土碉中比较有特色的土碉——青龙白虎碉,当地人称为“青碉”和“白碉”。至于黄色土碉的名字,人们已经淡忘;其修建年代,就连现在房屋的主人也只知道它是土碉,修建年代比较久,但具体的年代也不是很清楚了。

据主人介绍,三座土碉修建的时间不一,最先修建的是“黄碉”,之后才是青龙碉和白虎碉。修建土碉很耗财力和物力,特别是修建用的木材和石条,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够用。即使是当时财主家的财力,也不能一下支付这巨大的开支,因此只能分批次修建。

2017年秋天,一位80多岁的姓曾的老人告诉我,青龙白虎碉其实并不是土碉的全名,这是一座没有修建完毕的四合院,它的全名叫“四象土碉”,黄色土碉是“玄武碉”。老人是旧时修建房屋的工匠,他说:“这种防御性的四象土碉应该是四座土碉,即青龙碉、白虎碉、朱雀碉和玄武碉。青龙碉与白虎碉紧挨,朱雀碉和玄武碉分散其后,四座土碉大概呈等腰梯形状,无论对方从哪个方位进攻,都会受到来自另外三座土碉的打击。”

从外形颜色上看,青龙碉为青色(深蓝色),给外墙上色时,在石灰浆里加入青色颜料;白虎碉为白色,就是石灰浆原本的颜色;朱雀碉为红色,在石灰浆里加入赤色颜料;玄武碉为黄色,保持土墙的本色。

老人介绍说:“按照原本的设计,玄武碉应该是黑色,但由于越西的棺材是黑色,黑色代表是死人住的地方,为了避讳棺材的黑色,所以玄武碉不上石灰浆,保持了土夯墙的本色。”

土碉产生的时代决定了土碉的用途,土碉除了居住外,还有防御的功用。

土碉的墙壁是很厚的土夯墙,底楼土夯墙是三尺二,也是越西最厚的土夯墙,俗称“狮子头”。二楼是三尺,三楼是二尺八,四楼为二尺四,从下到上,依次递减,主要是为了使房屋结构稳固。

在四象土碉里,我们看到土碉的很多结构,大到墙体、支柱,小到门闩、窗户,它的设计都是围绕防御功能进行的。

龙门的厚度大约10厘米,门扣也是用很粗的铁链打造而成。主人介绍说:“整个土碉的设计都是为了防盗防抢的。关上龙门,系上门扣后,还要把门杠抵上,门杠也是手臂粗的木棒。一般情况下,对方想要破开龙门进入土碉的难度很大。”

土碉共有4层,每层之间用结实的木板梯链接,每层的楼口也有楼门,楼门的开关由上一层控制。如果土匪进入土碉,楼门也是一道防御,要破开楼门也需要花很大的工夫才能进入上一层。

每层楼有6个窗户,这既是通风口,也是垛口。窗户设计为:东西两面分别2个,南北面各1个。窗户口采用里大外小结构,主要为了方便射击,抵御对方进犯。

土碉的基脚采用青石条浆砌而成,每根石条大约500斤,甚至更重。基脚的高度大约2米,这也是为了防御而设计的。基脚用大石条浆砌,是为了防止遭受水攻和挖毁。在当时,靠人力挖毁由500斤石条砌成的基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青碉和白碉周围,我们看到由石条浆砌成的基脚几乎没有任何毁坏,石条与石条之间也没有任何缝隙。砌石条用的浆是用石灰和糯米合成的,时间越久就越牢固。

土碉内部均用很粗的木墩作为支架主体,其中主支架的木墩直径大约半米,再用粗实的木板穿方连接而成,是越西典型的“金包银”结构。即使墙体毁坏,也对整个土碉结构影响不大。这也是防止土匪毁坏墙壁而设计的。

在中所镇邓家大院的“金包银”土碉,也同样体现出了防御的设计。邓家世代习武,家备一石锁重120斤,武师每日单手舞举百余次;另外还有一个练力的石墩重250斤,石墩制有耳以供手提,练时要手握耳提围着80米的院子走上三圈。如今,练力石墩还“躺”在邓家大院,石墩上的耳内覆满泥土,长着一些苔藓。时光飞逝,物是人非,没有人再用它练力,或许也没有人能举得起它,石墩只能默默地与一堆乱石头“躺”在一起孤守老宅,回忆过去辉煌美好的时光。

武术世家出生的邓家祖辈,在修建时考虑到安全、坚固、实用等因素,其整体方位是坐南向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角都修建了土碉,由厢房、偏房、围墙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四合院。四座碉房中唯独只有东北角的一个是“金包银”土碉,其他三个都是一般土碉。因为东北角紧挨龙门,防守、瞭望等功能尤为重要,所以修建了“金包银”。

“金包银”土碉,外围以土夯筑,内层用上好的木料相隔装饰,内层靠墙面的木地板就有数厘米厚,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如墙的基脚处在土墙与木板中间还夹有一层石板,遇强盗撬开土墙也进不了内室。土碉就是这样坚固结实,防水防盗,防火防枪。

碉内有堂屋、厢房、书房、侧室以及杂物间。“金包银”土碉真实地反映了越西当时的文化和历史发展演化的过程,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面貌、审美倾向和精神价值取向,它是越西建筑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金包银”土碉的修建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它需要的木料也相当多,更为关键的是修建“金包银”土碉对木匠的技术要求特别高。

“金包银”土碉的第三层又叫“走马转角楼”。俗话说:“石匠怕打石狮子、木匠怕建转角楼。”

“金包银”土碉内有一个室内阳台,与楼上四角走廊相通,形成转角楼。转角楼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不容易。它需要木匠高超的技艺,每根支柱都要经过精心考虑,不然就会造成受力不均而倒塌。当时能建造转角楼的木匠不太多,请木匠的工钱也要高得多。

眼前的这座“金包银”土碉几经易主,已不是邓家族人所有,它的拥有者姓沈。2017年10月21日,征得主人同意,我们走进土碉,深秋的寒意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冬暖夏凉便是走进土碉的第一感觉。屋内光线不是很好,因为土碉的窗户都开得很小。

龙门还是古时的模样,只是有些破旧,颜色也变得有些灰暗。透过龙门,时光的碎片仿佛在深暗的角落里恬淡呈现,并一点一点地凝聚。武师和大刀相伴,英雄和长弓相随,石锁和石墩相立;晚霞和竹林辉映,归鸟与骏马应和,红柿和土碉相依……

坐落在越城镇的八角土碉,在继承防御的功能后,注重了外形的美观,它具有八角飞出的屋檐角,是真正的飞椽翘檐,让人赏心悦目。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越西的许多人家都把过去的土碉拆了,修成采光好,且不怕雨淋的钢筋混凝土红砖结构的小洋房了。因为红砖小洋房不但洋气,而且老鼠不易藏身,灰尘少,而这三者恰恰是土碉的不足之处。

时代的发展注定了土碉的命运,它逐渐被更加舒适牢固、建造快捷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越西土碉的数目在逐年急剧递减,消失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或许要不了多久,越西土碉将成为建筑文化中的一个传说,变成流逝岁月的时光倒影,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