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金叶坪黄沙村华屋村后的小山上,17棵高大苍翠的青松连成一片。每棵松树上都挂着一块刻有华屋烈士名字的红色小木牌,人们称其为“信念树”。在这四季常青的“信念树”背后,却蕴藏着一段壮美感人的故事。
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青壮年争相报名参加红军。而在长征出发之前,华屋村又有17名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其中就包括年仅13岁的华崇宜。
小崇宜家世代贫穷,屡遭地主盘剥,生活艰苦,他是家中的“独苗”。年幼的崇宜原本不打算报名参军,一心只想留在家中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当看到家家的青壮年都踊跃报名参军,崇宜娘生气地对儿子说:“快去!快去!你娘这辈子没啥出息,难道你也要像娘这样没有出息吗?”说完她便将年幼的崇宜一把推出了门外。
渐渐地,入伍参军的日子近了,为了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小崇宜便和另外16名青壮年相约来到后山的蛤蟆岭,每人种下一棵松树。他们约定革命成功后,都省亲故里,回报乡亲;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兄弟孝亲敬老,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如今,17棵苍松都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17位勇士却都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再也没能回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政府给他们的亲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乡亲们用红漆把华崇宜等17位烈士的名字写在小木牌上,钉在树上,并将这17棵松称为“信念树”。
青松如兄弟般一棵挨着一棵,17位烈士的名字将被后人永远铭记。每到清明时节,华屋人都要在“信念树”上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给小木牌上的名字涂上红漆,以特有的方式纪念亲人。每当有大事、喜事,华屋人都要到树下聚聚,唱红歌,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畅想明天美好生活。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