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塔史话

古塔史话

时间:2023-12-31 12:17:23

塔是一种高耸型点式佛教建筑,主要用于供奉朝拜的佛像,并作为寺院的标志,但这种建筑形式并非中国首创,而是起源于古代印度,原来是用于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如我国最大的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就是由历代高僧的墓塔群组成,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的古塔多达228座。

公元一世纪前我国没有塔这种建筑,甚至也没有“塔”这个字,东汉时期塔随佛教传入我国,原名“浮屠”,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所谓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但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这个字,作为统一的译名一直沿用至今,又称“佛塔”、“宝塔”。塔进入我国初期,具有明显的印度式造型风格,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这种佛教建筑迅速与本土风格的建筑体系相互交融,特别是和中国木构的楼、台或石阙等高层建筑结合,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形成中国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

不论佛塔的形态、大小如何,其基本造型都是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逐渐变为多层造型,层层向上垒筑逐渐收拢,层数一般是单数,即只有一、三、五、七层,而没有二、四、六层,建筑平面也由唐代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宋、辽、明、清的八角形,宋代还出现过六角形乃至圆形,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唐代为单层塔壁,中空,内部呈筒状,设木楼梯、楼板,宋、辽、金各代均在塔的中心砌“砖柱”,

柱与塔壁之间为登临的楼梯间或塔内走廓,建塔所使用的材质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的塔系,后来又衍生出了观景塔、风水塔、文昌塔等等不同作用的塔,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型,其数量和形式的多样丰富,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各种极富有建筑装饰美感的塔,与山川、河流、村落共同构筑了我国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古塔2000多座,其中16座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其中四大名塔的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我已全部去过,网上的“中国十大名塔”中,我也已去过其中八座。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刘阳引入古印度的佛教,并在洛阳西门外建起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明帝死后葬显节陵,内建一印度式塔,这是典籍中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佛塔。南北朝时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各地建造了很多寺塔,主要为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建材则是木、砖、石并重,但我国古代早期的塔多为木质,因木结构易腐烂、燃烧,加之年代久远现均已不存。砖的性质非常适合于建塔,其在结构上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与石材接近,远胜于夯土和木料,又具有有易于施工的特点,可以相对轻易地修筑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和进行各式各样的雕刻加工,非常适合塔的建造,所以隋唐以后多用砖为建塔材料,各类砖塔大量涌现,以至于难以见到由其他材料建筑的高塔了,砖结构仿木构塔的斗拱砖塔是各类塔中数量最多者,历经风雨保留下来的砖塔数量也比其他材质的塔多得多,因此,我国现存的古塔以砖塔居多,在结构上大多模仿木构,斗拱梁柱枋椽额一应俱全,这样的结构美则美矣,却不能充分发挥砖材本身的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筑塔技术的一种限制。最早出现的砖塔是密檐式,由楼阁式塔演变而来,盛于隋、唐,成熟于辽、金,为唐代、辽代塔的主要类型,但唐朝这种密檐塔保存下来的较多,这种塔的第一层很高大,而第一层以上每层的层高却特别小,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是中国古塔主要类型之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的嵩岳寺塔,就是一座南北朝时期的密檐式砖塔,也是由木结构向砖石结构过渡的早期实例,我2019年7月下旬赴嵩山时曾前往一游。

此塔位于河南登封市城区西北5公里处的嵩岳寺内,始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虽重修于唐,但至今已近1500年仍保存较好,据说嵩岳寺塔用糯米汁拌黄泥做浆,小青砖垒砌,这种选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创,也是独创,因此历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袭仍不倾不斜,巍然矗立。目前全国秦汉时期的塔已无实物存世,现存最早的佛塔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塔,而且仅有两座,除这座嵩岳寺塔外,另一座是山西佛光寺的祖师塔,高仅8米,与高大雄伟的嵩岳寺塔真是无法相比。

嵩岳寺塔中空密檐,通体黄色,高37.6米共15层,底层直径10.16米,密檐出挑都用叠砖,未用斗拱,每层檐下又呈逐级收缩,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分为十层,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券,但装饰仍有印度阿育王时期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佛塔目前在印度都找不到了,许多研究印度阿育王时期佛塔的学者和专家都必须到嵩岳寺塔来。嵩岳寺塔外观看上去近似圆形,实际建筑平面下为十二边形,上为八边形,为中国古塔中的孤例,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上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来此考察后,在其《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笔记》中称:“后来的唐代方塔……均脱胎于此”。

此塔所在的嵩岳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11年后崇尚佛教的北魏孝明帝把离宫改成了寺院,命名为闲居寺,并在寺内建造了嵩岳寺塔及千余间佛殿,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岳寺,唐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此寺改作行宫,金元以后嵩岳寺逐渐衰落,主要建筑仅剩下这座塔,现在的山门和塔后的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近代改建,规模和范围也小多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筑大师梁思成向中央政府开列了一份必须重点保护的文物清单,并根据重要程度分别标上五个圈、四个圈、三个圈,而在嵩岳寺塔前赫然标上了五个圈,在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6座古塔中,嵩岳寺塔位居首位, 是中国十大名塔之一,但与山下熙熙攘攘的少林寺相比,这里竟游人寥寥,门庭冷落,真是令我吃惊不已。

隋代虽然很短,但佛教盛行,所建也大都是木塔,已全部毁于兵火,仅有少数砖塔幸存于世,如浙江天台县的国清寺就有一座隋塔。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曾与江苏南京栖霞寺等并称为天下“四绝”,南宋时列为“江南十刹”之一,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文人雅士均在此留下咏颂的诗文,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等书法家也在此留下了摩崖手迹。国清寺在我国众多寺院中地位特殊,还因为这里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是隋唐时期最早成立的中国特色佛教宗派,因创立者智者大师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对后世影响较大,而且还传宗海外,唐代日本僧人最澄来此学习天台教观,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奉国清寺为祖庭。

国清寺曾几度毁于兵火或台风,但屡毁屡建,位置逐渐下移至山麓平旷地带,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奉敕重修,只有隋塔仍是原物,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佛塔,唐武宗会昌法难时隋塔严重受损,南宋建炎二年重新修葺,现为国清寺的标志建筑物。2020年6月我曾到国清寺一游,在最高处的观音殿前就能看到隋塔的远影,实际上塔并不在寺内,而在寺外的山包上,空心,砖壁,壁上佛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塔身六面九级,高59.3米,虽屹立千年依然不倒,已成为国清寺的标志建筑物,但塔尖已塌,长满杂草,人也根本无法上去。

唐代的塔有了很大的发展,隋唐以后多用砖石为建塔材料,出现了以砖石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其特征是每层之间的距离较大,塔的一层相当于楼阁的一层,各层面大小与高度,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整体轮廓为锥形,内部是空筒式结构,建筑平面大多为方形,这种塔在中国古塔中形体最为高大,保存数量也最多。我国现存的唐塔约有130座之多,其中方型占78%,密檐式占42%,多集中于中原、关中、山西、北京等地,最著名、最高大的是西安大雁塔,我曾去游览过两次,第二次是在2019年7月。大雁塔位于西安大慈恩寺内,是中国十大名塔之一,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西安市徽中央便是这座著名古塔,人说“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这座楼阁式砖塔的塔身呈方形锥体,高七层达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

很多人都知道大雁塔的来历,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保存西天取经带回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此塔,原仅五层,名为“慈恩寺塔”,后据古印度曾有众僧掩埋坠雁并建灵塔的传说而名雁塔,称大雁塔则是为与后建的小雁塔相区别。大雁塔曾进行过多次重大改建,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又第五次修葺,这便是如今看到的大雁塔。慈恩寺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为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地位显赫,规模宏大,玄奘是大慈恩寺首任住持方丈,因此,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处,即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塔,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在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的16座古塔中排名第三,是中国十大名塔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

遗址点,但我在塔北的喷泉广场拍照时发现塔竟不正,明显向西倾斜,上网一查,发现此塔竟已歪了700多年,开始幅度还不大,上世纪60年代时大雁塔周边过量开采地下水,加速了古塔倾斜下沉,到1996年塔倾斜达到最大程度,偏离中心点达一米多,经过有关部门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综合整治,大雁塔的倾斜状况已明显趋于缓和和稳定,并于2003年底开始缓慢改斜“归正”,目前已复位20厘米,因此,大雁塔应无倾倒之忧。此外,西安荐福寺内的小雁塔也是一座唐塔,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16座古塔之一 ,建于唐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原高15层,为唐代密檐式砖塔中的代表建筑,因地震摧毁而只剩13层,我曾登至塔顶。

我国早期寺庙一般是先有塔,后有寺,全寺建筑以塔为中心而建,而不是象后期寺庙建筑那样以塔为附属物,这个变化始于宋朝,在塔院的平面布局上,宋塔的位置相比于唐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塔是寺院的核心,大多建筑在寺院的前院,而宋代寺院的核心地位为正殿所取代,塔大多位于后院或正殿两侧,一般与寺同时修建。两宋期间中国各地修建了很多佛塔,样式多为楼阁式或外密檐内楼阁式,平面多为八角形或六角形,与唐塔千篇一律、端庄稳重的四边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位于河南开封市西南角的繁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是古都开封兴建的第一座佛塔,比著名的开封铁塔早了75年,繁塔的实际规模也远超铁塔,建成时共9层高76米,是当时开封最高的建筑,故有“铁塔只到繁塔腰”之说。

繁塔原名兴慈塔,又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民间均俗称为繁塔,但此处的“繁”并非“多”的意思,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姓氏,现在大多数人都将繁塔的“繁”读作FAN,实际应读作PO,与“婆”同音。繁台是古都开封难得的一片地势较高的台地,在五代的后周时期,这里曾为繁姓人所居之地,故此地名为繁台,后来佛教各个流派也都看上了这块宝地,先后在此修建了天清寺、国相寺、白云寺等,繁台几乎被佛家寺院所挤占,“繁台春色”成为宋朝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但繁塔建成以后命运多舛,繁塔元代时被雷击,毁了最上面的两层,但繁塔仍十分高大。

明初有人说开封繁塔的风水与龙气相冲,“铲王气”事件的影响也波及至此,朱元璋下令将其削掉了四层,所以该塔只剩下现在的三层,即史书所记载的“塔七级去其四,止遗三级”。明清时开封城饱受水患兹扰,黄河多次决口导致水淹全城,繁台大部分寺院也被毁,仅繁塔独存,清初在残塔上筑了一座六级小塔,封住塔顶,形成了好似编钟的独特形状,现在繁塔仅31.5米,比开封铁塔低了24米。抗日战争中,繁塔又经受了战火的摧残,据说塔身内现还有一颗日军未爆的炸弹,现在繁塔是开封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开封仅存的两处北宋地面文物之一。2021年9月我去繁塔一游,塔的四周是一圈波浪型围墙,但院子并不大,院外还有大片空地,却荒草离离,闲置无用,

这一带属于城中村,周边都是破败的老屋,道路泥泞,坑坑洼洼,环境杂乱得令人难以置信。由于疫情原因繁塔没有开放,我仅从院外看繁塔就有两大特色,一是特殊的等边六角形,在中国佛塔的建筑史上,外型先后呈现从四角到六角、再到八角的转变,现在所见的佛塔大多为四角或者八角,六角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繁塔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见的六角佛塔;二是一砖一佛,繁塔外壁的青砖每块砖都是一尺见方,上有凹圆形佛龛,龛中均有佛像,一砖一佛,姿态、衣着、表情各不相同,共计108种,多达7000余尊,这种装饰在我国现存的佛塔中别具一格,十分罕见。

南宋期间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宗教繁盛,屹立在杭州钱塘江北岸月轮峰上的六和塔,便是南宋佛塔中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十大名塔之一,此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潮,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得名六和塔,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六和塔毁于兵燹,几乎片瓦无存,塔院也被破坏殆尽。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宋高宗赵构因见钱塘江潮毁堤侵田,为患甚烈,便计划重建,僧人智昙挺身而出,愿“以身任其劳,不以丝毫出于官”,工程极为浩大而艰巨,仅仅搭扎施工必需的脚手架一项,就花了三年时间,至隆兴元年(公元1163)方成,为八角形楼阁式,高近60米,外看13层,塔内只有7层,其中偶数六层封闭,奇数七层分别与塔身相通,规模上虽比原塔略有收缩,但直与一般高塔的苗条身姿不同

六和塔腰身粗壮,体量较大,直径至少在30米以上,而坚固程度则超过旧构,在浙江佛塔中规制、造型都堪称首屈一指,同时塔院亦告建成,称慈恩开化教寺,据说鲁智深曾率兵在此驻扎,半夜听到钱塘江潮信,得知大限将至,便坐等圆寂,死后葬于此地。武松得知后不愿进京为官,也在此出家当和尚了。明清两代六和塔的木结构外檐又多次被毁,只余砖构塔身,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杭州人朱智捐资重修六和塔,在尚存的砖结构塔身外部添筑了13层木构外檐廊,形成“七明六暗”的格局,占地面积890平方米,甚至超过501.6平方的开封繁塔,六和塔的外貌由此基本定型,但塔刹仍为元代遗物,砖塔部分为南宋遗物,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16座古塔,六和塔也位列其中,2017年10月我到杭州时曾专程到此一游,但未登塔,在塔前向前远望,钱塘江大桥尽收眼底,江对岸高楼林立,已崛起一座钱江新城 。

宋朝时期位于北方的辽、金,前者建国218年,国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以上,后者也有119年,国土面积也有361万平方公里,均超过同一时期的两宋,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之势,虽然他们都不是汉族,但也一样笃信佛教,大兴造塔之风,其中金塔大多仿造唐塔、辽塔建造,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和体系,而辽塔则轮廓简洁,造型端庄,多为实心的密檐式塔,平面为八角形,繁复的基座是辽塔独有的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辽代是中国造塔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建塔年均量居中国历朝历代之最,而且结构合理造型优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造塔的风格。辽塔主要分布在内蒙、山西、北京、河北和辽宁,最著名的辽代古塔是山西应县木塔,

我曾于2019年5月中旬前去一游,这里当年属辽国的地盘,南至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中国古代木塔存世不多,应县木塔是罕见的一例,保存至今更是一个奇迹。应县木塔正规的名称是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城区中心地段,距汽车站不远,公交只有几站路,对应县木塔我早有耳闻,位列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16座古塔之中,也是中国十大名塔之一,早在1958年就上了《中国古塔建筑艺术》邮票,但亲眼所见后还是对其高度和规模感到吃惊,甚至很多砖塔、石塔都无法比拟。由于释迦塔的高大,游人在景区外的“浮图宝刹”牌坊处就能一览无余。

释迦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此塔建造在4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比64.5米的大雁塔还高2.8米,底层直径达30.27米,平面为八角形,全塔耗红松木料达3000立方米,重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过去游人可以登楼观赏,现在为保护文物已不再允许游客上楼,但可进入底层近距离观赏。

木塔建成至今已960多年,历经了多次强烈地震,据说当年日寇占领应县时曾炮轰木塔,使其身弹痕累累,至今仍可看见嵌进去的弹头,木塔之所以能屹立至今,除了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多达54种外,还和塔上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有关,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无形中起着“护塔卫士”的作用。我在游览中发现,此塔还应再加上一个中国之最:塔上共有匾额48块,应该是匾额最多之塔,其中最古老的是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的“释迦塔”匾,至今已有820多年历史。

元代兴建的名塔不多,元塔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小。明清两代的佛塔基本沿袭了辽、宋塔的形制,筑塔数量较多,种类非常齐全,从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较为常见的形式到无缝式、宝箧印式等奇异的形式不一而足,尤以楼阁式塔为主流,大多为高大的砖仿木结构,而石塔、木塔均很少见,虽然数量众多,但均仿宋或仿辽,在建筑艺术和技术上并无大的突破,其成就远逊于辽、宋两朝。此外,元代以后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覆钵式佛塔开始在汉族地区大量出现,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所以覆钵式佛塔又称喇嘛塔,这当然是源于印度佛塔的形式,无论大小造型基本相同,最下面是大须弥座,中间的塔身是一个半圆形的覆体,上面侧是巨大的塔刹,这种塔在元代开始流行,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内蒙古一带的藏传佛教地区较多,在路边、村中或寺里常见,甚至成排屹立,明清两代很多寺院都引用了覆钵式佛塔,使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全国性的一种塔制,因塔身均为白色,一般俗称白塔。

大多数人可能比较熟悉的覆钵式塔应该是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实际上五台山塔院寺的大白塔比北京北海白塔更大、更高,年代也更为久远,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也是五台山的象征,早在2012年9月我跟团游五台山时就曾一睹其风采。此塔建于元大德6年(公元1302年),比建于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的北海白塔早了近350年,据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工程之大、建造之难在五台山首屈一指,塔高56.3米,比35.9米的北海白塔

高20.4米,甚至比51米高的中国现存最大的覆钵式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寺)白塔也高5.3米,建成后先作为显通寺的塔院,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朱棣命太监杨升重修此塔,并独立起寺,名为塔院寺。那天上午我在菩萨顶前方108级台阶上驻足回身,这里是观赏台怀镇全景的最佳地点,向南远眺,台怀镇尽收眼底,近处的大白塔更是醒目,但我仍意犹未尽,下午又脱团前往五台山最大、最老的显通寺大门边的钟楼,在此近距离俯看隔壁的塔院寺,白塔近在咫尺,巍然屹立。

塔这种建筑形式在明清时期开始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社会,到了近现代塔已完全脱离宗教,成为游人登高望远的景观建筑,如杭州新建的雷峰塔,虽然网上也将其列为十大名塔之一,但已不属于古塔了。

一、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唐代中前期时,我国西南地区有个附属的南诏国,以云南大理为都,雄踞西南500多年,疆域和势力都很大,范围包括今天云南的大部份以及属缅甸、越南、印度的许多地方,南诏国奉佛教为国教,与中原文化结合紧密,建寺造塔风行一时,所建佛塔的建筑风格与唐塔的形制很接近,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南诏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背对苍山,面向洱海,一大二小鼎足而立,居中的为千寻塔,南北拱卫为小塔,而且一反佛塔层数为奇数的惯例,三塔均为偶数。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徐霞客到大理时,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崇圣寺三塔现为大理地标,也是苍山洱海的胜景之一,位列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座古塔之中,为中国十大名塔之一,早在2006年12月我就曾到此一游,

在中国双塔本不多,三塔更罕见,我认为应是中国最美佛塔,但大理三塔的始建年代历来记载不一,大致有唐贞观、开元、太和、保和年间等四种说法,前后时间相差200年左右,根据内地同类古塔的建筑年代,云南应稍晚,再与原崇圣寺和中塔内的有关文物及记载相参证,千寻塔似应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公元824—859年)最为可能,而两小塔较中塔为晚。三塔中的千寻塔高69.13米共16层,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塔内有木梯盘旋而上,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外观和西安小雁塔同一类形,轮廓端庄素雅,塔前还有一堵影壁,上书“永镇山川”四字。南、北两座小塔均高42.19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中空,10层,距千寻塔均为70米,南北二塔不但构造、外形大部相同,而且面朝中塔相对而倾,

明代李元阳组织重修三塔时就留下“旁二塔如翼内向”的记载,可见400多年前就便是如此,经测量南塔倾斜18°,塔尖偏心93厘米,方向西北;北塔倾斜12°,塔尖偏心90厘米,方向西南。三塔建成千余年来,经受了历史上多次强烈的地震,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1925年强地震时,大理城十室九塌,千寻塔的塔刹也被震落,塔身仍巍然屹立,但清代以后崇圣寺开始衰微,咸丰、同治年间兵燹等社会动荡,这座千年古刹几乎被夷为平地,唯一幸存的只有三塔,造成崇圣寺近百年有塔无寺的历史,现在的寺院大多是1978年修复的,只有三塔仍是原物,至今已有1100多年了。

二、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这是我国少有的大型石塔,本来石材的性质非常适合建塔,但使用石料并非中国传统建筑所长,建筑大型石塔也需要更高的建筑技术,因此在我国古塔中以小型塔居多,体量高大的石塔较为罕见,开元寺东西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也是古城泉州的地标。开元寺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院、闽南第一古刹,关于此寺的始创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传说此地本是泉州巨富黄守恭的桑园,僧人匡护禅师向黄求地建寺被其婉拒,称“若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次日后园的桑树果然开了莲花,黄守恭献地造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东西两塔相距约200米,其中西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初为七级木塔,后来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历时10年重建,改为5层八角石塔,高44.06米;

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初为5层木塔,后改7级砖塔,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历时12年重建,改为5层八角仿木石塔,高48.24米,比东塔高4米多,但其规模和样式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均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结构为框架式,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泉州遭到八级强震的袭击,其后又各发生一次六级左右的强余震,泉州城几乎被完全摧毁,而双塔却屹立不倒。我于2021年5月重游开元寺,走近古塔时不禁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所震撼,且不论其规模高大、历史悠久,塔身表面浮雕精美,装饰也十分讲究,每层都设有四门四龛,门龛两旁刻有神态各异的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造像计80尊,形象生动,无一重复,据说西塔第4层东北壁还有一尊身穿直裰、头戴金箍的孙行者浮雕,时间上大大早于《西游记》成书时间。

三、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这是一座漂亮的琉璃塔,由于其塔身五彩斑斓如雨后彩虹,故名“飞虹塔”,是中国四大名塔之一。广胜寺原名俱卢舍寺,位于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处,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曾在此建造了供奉佛祖舍利的阿育王塔,是当时中国19座佛舍利塔之一,后随着佛教的兴衰而几度兴废,唐代重修时改为现名,分为山脚的下寺和山顶的上寺两部分,玄奘西天取经的梵文经卷汉译善本《赵城金藏》4000余卷,原来就保存在广胜寺上寺的藏经柜中,全世界只此一部,现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飞虹塔也位于上寺,

建造于明代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历时12年建成,塔高47.6米,塔身呈八角形共13层,各层皆有出檐,塔内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最夺人眼球的是其外表,全部镶嵌着黄、绿、蓝三彩琉璃构件装饰,一层一组图案,形式多样,色彩绚丽,其中一、二、三层最为精致,山塔建造于琉璃发展的鼎盛时期,所用的琉璃都产自大同 、河津,历经四百多年沧桑依旧色泽如初,鲜艳夺目,琉璃片像刚刚漆过一样,可见中国古代工匠烧制琉璃的高超技术,是明代琉璃技术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琉璃质量超过以往任何朝代。

飞虹塔的斗拱装饰也令人惊叹,其斗拱承担着飞椽和塔檐,檐上的琉璃构建几乎和木构建筑相同,各层斗拱,比翼齐飞,各种图案,争奇斗艳,这是许多琉璃制品仿造木构建筑所不能及的。飞虹塔是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有“中国琉璃第一塔”的美誉,工艺水平居全国之首,此塔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的琉璃塔,而且至今保存良好,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保存如此完整且精美的琉璃塔,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我曾于2020年9月前往一游,飞虹塔看上去竟像新建的一样,而且色彩缤纷,比另一座琉璃塔—开封铁塔美多了。

三、江苏苏州虎丘塔:如果你去意大利旅行,一定会对比萨斜塔印象深刻,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几乎撑起了意大利旅游业的半边天,比萨斜塔凭借自己独特的“姿势”,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去拍一张经典的“扶塔照”,如果不是因为有这座塔,很多游客可能不知道有比萨这座小城的存在,其实我国也有一座斜塔,那就是中国十大名塔之一的苏州虎丘塔,此塔原名云岩寺塔,位于距市中心5公里的西北郊,塔下就是著名的景点剑池,相传当年吴王夫差的父亲葬在此处,有一只白虎盘坐在墓穴之上,后来此山便命名为虎丘。

此处隋代曾有一座木塔,后毁,现塔是在木塔原址上修建的,动工于五代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五代时期战乱不断,寺塔建造的数量都不多,这一时期塔的形状从方形过渡到了八角形,此塔落成时已是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了200多年,故有“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之说,与其同一时期的杭州雷峰塔早已倒塌,但虎丘塔至今还依然矗立,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虎丘塔是江南最古老的一座大型砖塔,也是江苏省唯一仅存的五代砖结构古塔,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座古塔,虎丘塔也位列其中 ,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7次火灾,其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原来的实际高度已无法知道,现塔身高47.7米,七级八面,砖身木檐,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

内外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而云岩寺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已全部焚毁,只此塔仍屹立山顶,成为苏州城市的标志。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元明时期起该塔就开始向东北倾斜,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曾有意砌向倾斜相反方向,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后来的300多年中,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据测量塔身最大倾斜度为近3度,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4米,仅次于比萨斜塔的5.5度,偏离中心4.4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斜塔。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有关部门曾两次进行加固,一次是塔体加固,另一次是地基加固,从根本上遏制了塔体的继续倾斜,如今塔身和塔基的状况都较为稳定,虎丘塔可以200年屹立不倒。

四、河南安阳文峰塔:从明清两代开始,逐渐产生了文峰塔这一独特的类型,和一般的佛塔不同,建文峰塔的目的大致有这么三个,其一和科举制度有关,建文峰塔是象征或者说希望该地人才辈出、多中科举;其二是和风水有关,希望建造文峰塔来弥补风水上的不足;其三是起到装饰作用,文峰塔可以成为当地的地标。文峰塔的出现使得明清两代出现了一个筑塔高潮,许多塔都是以文峰塔的形态出现的,但名称全都一样,全国各地有记载的就有几十座,没记载的就更多了,但是文峰塔的保护状况不如佛塔好,因为佛塔常有僧人维护,而文峰塔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加上日晒雨淋没有专人守护,除了那些名气比较大的文峰塔外,很多地方的文峰塔都已经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了。我于2021年9月所游的安阳文峰塔保护状况较好,

此塔位于天宁寺内,故又名天宁寺塔,似乎与科举和风水并没有关系,天宁寺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距今已有近1070年,塔高38.65米,五层八角,由下往上逐层放宽,这种上大下小的伞状古塔在中国仅此一例,高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也比较罕见,最下面的是塔基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

塔身的第一层较高,八根盘龙柱,佛教故事浮雕精美,由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22年)彰德知府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字,于是此塔又称文峰塔,一直沿用至今,是安阳市的地标性古建筑,但我认为此塔与文峰塔的性质不符,实际上应该属于佛塔范畴,所以还是叫天宁寺塔为宜。

五、陕西延安岭山寺塔:佛塔虽然是宗教的产物,但有时也会具有政治属性,在我国老一辈革命者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塔应该是延安宝塔山上的这座,老诗人贺敬之有诗云:“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位于城东南方延河之滨的宝塔山原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陵山,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曾在山上屯兵设寨 ,戍边御敌,留下众多文物古迹,山上有座岭山寺塔,说明这里原有一座寺院,明嘉靖《陕西通志》载:“岭山寺在府城南一里嘉岭山上,金大定九年建,有塔。”从此可知岭山寺修建于

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而且记载说有塔,并没有说建塔,说明当时塔已经存在,现在网上说此塔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建,与上述《陕西通志》的记载不一致,《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卷》显示,现存岭山寺塔重建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至今已有970多年了,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和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只是重茸。此塔高9层44米,平面八角,为楼阁式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中国革命的标志和象征,但岭山寺早已不存,塔旁仅余一口明代

铸造的铁钟,据说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现在山上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是人们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此塔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更是革命圣地的象征,但据延安市宝塔区政府的官方网页称,在历史上此塔的修建与“黄金锁骨菩萨”有关,古代文言纪实小说《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延州妇人的奇异故事,此妇人是锁骨菩萨的化身,为了普度众生,不惜忍辱负重满足人间私欲,死后又遭世人鄙视,后被来自西域的胡僧道破实情,启发了民众‘知耻’而觉悟,并为其设大斋,建宝塔,这就是教化的力量,这一传说也印证了唐、宋时期延安地区佛教盛行的历史事实,但给今人更深的印象是其象征的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