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又到春天赏樱季!武汉大学樱花为何受欢迎?其实并非日本人种植

又到春天赏樱季!武汉大学樱花为何受欢迎?其实并非日本人种植

时间:2024-09-08 13:03:44

每年的三四月是赏樱花最好的时间,伴随着明媚春光和草长莺飞,全国的樱花次第开放,满眼都充满了浪漫的粉色。在国内知名的赏樱花之地中,武汉大学的樱花颇具代表性,不仅规模大、花期长,而且与校园内古老的建筑和苍翠的珞珈山相映成趣。

于是有人说,武汉大学和樱花互相成就彼此,武汉大学被称为中国最美大学,有着樱花的一份功劳;樱花则因武汉大学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显得更加迷人。的确如此,多年前我还在武汉读书的时候,每年都会如期去武汉大学赏樱,老斋舍、行政楼、逸夫楼等格局特色建筑给樱花铺陈了别样的底色,总叫人难忘。

武汉大学的樱花固然惊艳,但是对于它的起源却有着不同的说法。众所周知,樱花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而它在日本的地位也相当于中国的大熊猫,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樱花的原产地是日本。其实中国栽培樱花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秦汉时期,宫廷内就颇为盛行樱花养殖。

据日本的《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自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经过人工培育后逐渐流传开来。特别是盛唐时期,已经出现了“樱花节”的雏形,当时的老百姓如同现在一样出游赏樱。白居易就曾在诗中写道:“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而后万国来朝,日本使者钦慕大唐文化,也将樱花随同其他的中华文化带回了国,将之悉心栽培,发扬光大。日本古语中的“樱时”就是“春天的时节”之意,春天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的日本人看来意味着当年是否风调雨顺。于是人们聚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吃点心,享受着樱花祭带来的喜悦。

再将目光重新转向武汉大学的樱花上来。最初,武汉大学并没有樱花,与樱花连接的是一段屈辱的抗战历史——它们是侵华日军在珞珈山校园内种植的,树苗从日本运送而来,为了“抚慰”在这里养伤的日本军人,以此“增加情调”。

樱花从此在武汉大学落脚,据考究时间在1939年左右,但当时种植的数量不超过30株,分布在现在的樱花大道上。可是作为耻辱的象征,这些樱花树为何被留下来了呢?

实际上抗战结束后重新回到校园的师生,面对彼时正在开花的樱花树心情也很复杂,一方面不忍破坏美好的春景,一方面看到这些樱花树又想到了屈辱的过去,最终持保留意见的人占了大多数。早年留学日本的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张珽将课堂设在了樱花树下并告诉学生,这本是中国人的耻辱,如今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

但武汉大学樱花的历史没有就此结束。由于樱花树的寿命并没有很长,一般在20-30年不等,最早一批种植的樱花树已经在60年代左右死绝了。到了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1000株樱花树,分别种植于北京的玉渊潭、陶然亭公园和武汉大学内。其中武汉大学的20株源于周总理在此居住过,分布在珞珈山北麓。

随后的1983年庆祝中日建交十周年、1992年中日友好二十周年等特殊的日子,日本有关机构都曾向武汉大学赠送过樱花树,栽种于校园内的枫园公路边、樱园、人文科学馆附近等不同的地方。但这些樱花树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剩无几。

如今武汉大学大部分的樱花其实是用中国樱桃的树根作为砧木,日本樱花的嫩枝作接穗,两者嫁接在一起生长而成的。而树根主要来自湖北鄂南幕阜山脉一带,结合了中国樱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和日本樱花较高的观赏性,才能形成了春天里满目粉白色的樱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