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三宝路值得我一次次的造访,而且可以踏足的地方绝不雷同。
今天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用来独自挥霍,于是想着来三宝蓬艺术聚落走走。
三宝蓬艺术聚落位于历史上著名的湖田窑遗址,由9组各具特色的设计建筑群组成。其中紧邻路口的三宝蓬艺术聚落1号楼极为抢眼。这座建筑在2017年10月被美国建筑奖APP评为2017年度最佳文化建筑奖。
这座获建筑大奖的建筑现在承载着三宝蓬美术馆
美术馆,或者说整个三宝蓬艺术聚落的主题是“诗与远方”。在这里不用寻找,“诗与远方”就是这里的日常,越来越多的景漂族来到这里过起诗意般的生活。
主要通道是一个长长的半开放式空间,周围是夯土墙,高4米,犹如从地球上长出来。这一段用水景过渡,中间条石铺路,几节台阶引领我们而上。两侧是有特色的夯土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景德镇这座以土为生的城市基调。
台阶之上,一个小小的互动空间,游客与美术馆的空间之间,游客与美术馆外的大空间的相互沟通。
这个空间是“景德有礼”礼品店,建筑空间叫“忽逢”。犹如朋友在此相逢,与这些可爱的小物件相遇相逢。
大大的落地的玻璃让这儿如此的通透,室外的天然与室内的人工雕琢相得益彰
白色的展柜展桌配上五颜六色的陶瓷物件看的我眼花缭乱。
兔元素的文创真可爱,价格也很“可爱”
在这个“忽逢”的空间中有两个选择,一,继续往前穿过一个庭院空间继续前往展厅;二,选择折返穿过这条不宽的长长的过道走向3号展厅。长线条过道的引领让人充满神秘感,前方到底会有什么惊喜?带着一份好奇我先选择了这条路线。
三号展厅内白色的墙壁,浅灰色地面,深灰色屋顶框架,典型的工业风。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大小不一,内容丰富的瓷画。瓷画起源于景德镇。美术馆内展有了许多青年瓷画作品,内容丰富、画工精细。
漫步在这艺术气息十足的空间里,一组组艺术作品或创意十足,或极具设计感,吸引着我常常会停留在这里驻足观看,甚至可以窝在这张沙发里感受。欣赏瓷画和普通画作是不一样的感受,你很容易的会有无数的想象。想象着眼前的作品不同于普通的画作,他们还要经历窑火的“变身”“变色”才呈现出现在的模样。它有点像胶片摄影,观者把风景投影到胶片上靠的是想象,在充满期待的冲洗过程后,或惊喜或失望,也恰恰是这种慢慢等待后的不确定,才有了在按快门那一刻的尊重和敬意。瓷人造瓷更是如此,在瓷胚上作画,送进窑炉经过高温烧制,火焰,瓷土,颜料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值得期待?我曾今在雕塑瓷厂和一位景漂族一起等待过开窑,那是一种期待,惊喜还有小小的不确定,这一切犹如一场恋爱。也许摄影师跟照片,瓷人跟瓷就是在谈一场漫长的恋爱吧。
布置的如家中茶室一般的温馨。他们可以在这个即开放又独自的空间里写字画画,茶聚发呆。
利用了天井采光,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沐浴阳光,闻着茶香,冥想是很容易到达自己心灵向往之处的。
目前展品的主题《焰色——2022三宝蓬美术馆色釉瓷画作品展》是现阶段美术馆《青年瓷画》系列联展中重要的一个版块。这里的瓷画充分展现了这次瓷画作品的主题——“焰色”。焰,火的可视状,有形、有色、有声。1300度,氧化焰与还原焰交织转换。釉色熔融,膨胀、漫溢、跳跃、液相的出现,晶相生成,继而冷却、收缩、玻化、凝固。仿佛历经沧海桑田,归于久远。
又回到礼品店,这些可爱的娃娃身后有一楼梯
楼梯设计很隐蔽,直接从这里下到一号展厅。一号展厅也有一个很有意味的名字——“究竟”
从前言中可以知道展厅内展出的是青年作家的瓷画。《焰色》借助于神奇的火焰,作家们不断对自然物象、历史人文作生成创想,促使艺术向更广阔的空间,使艺术之流与生命之流合二为一。
白色的长廊展厅,通米黄的地面搭配上顶部的灯光,空间静谧不失优雅。自然光从建筑上方镂空部分打进来,和暖暖的灯光结合在一起,干干净净的氛围不会扰乱作品原本的色彩,让这些缤纷多彩的瓷画更显魅力。
作品从文化底蕴、艺术层面、美感主题、技术与材料各方面都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意境。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百花浪漫的春季,缤纷绚烂、五彩斑澜,一场釉之谜人的瓷画盛宴展现在我面前。
《青年瓷画》是一个系列展,2022年上半年举办了“2022中国当代青年青花绘画邀请展”,下半年在三宝蓬美术馆1号、3号、4号展厅开展了“焰·色”2022三宝蓬美术馆色釉瓷画作品展,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场焰色大餐。
布展新颖别致,基本都是当代美术作品。我们在这里感受青年的力量,新的视角,新的思考,感受对当下时代和生活的感受,热情,感受未来和无限的可能。
顺着走廊来到“究竟”展厅的另一侧。这里有一面大大的玻璃与自然沟通,室外小溪环绕,静静的水流声让我看展的心情都是流动的。
透过明亮的玻璃能看到室外的葱茏草木和别致的建筑,逛起来凭添一份雅致从容和好奇。
三宝蓬里其他的建筑对我也有着深深的吸引力。
怀揣着对室外的好奇,离开一号展厅,阶梯引领我们走向室外,两侧高高的墙壁阻挡了一目了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想象着阶梯之后我将看到怎样的场景?于是多了一份好奇。
回头看我刚刚参观的一层一号展厅入口,身后的庭院以及光影展厅。我不知道这样的画面能不能带给你对整个建筑的空间感?我的语言已经无法描述如此丰富空间,如此有想象力的空间设计了。
有着圆形阶梯的“西席”一个敞开开放的空间,舞台与观众席因环状阶梯全面过渡,使整体空间完美融合。干净利落的空间线条,大面积裸露的夯土墙面传递出的力量感与美感。
阶梯的几何形和构成性创造出中性,纯粹的空间体验,别致中透着细腻。
“暂坐”与外界是相连相亲的,这里有着和四周景物那样自然内生的力量,以及你想象中该有的美好。这里是美术馆外赏景最佳地,也是上镜最佳地。阶梯中的树叶子落尽,阶梯外的树依然青翠,仿佛一墙之隔便隔开了秋天和春天两个季节。累了,你可以在这里暂坐,和朋友邀约你可以在这里暂坐。也可以有准备的在这里暂坐举行会议,小型活动,论坛,发布会等活动。
“暂坐”一侧与外连接,沿土墙有一钢制扶手楼梯带我们向上去往另一个展厅。
从这里感知美术馆绵长150米的手工夯土墙结构,卧于原野溪上。夯土墙,钢结构,玻璃材质令建筑
即古朴又时尚。我在不同的区域间行走移步易景,体验处处风情。
伴着脚下小溪的声音,心怀好奇与神秘,踏着楼梯来到二楼空间回廊。
二楼敞开式的回廊见山见水和聚落中各种艺术感十足的建筑,实在是一种享受。
三宝蓬美术馆的设计给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材质,不同设计感的阶梯上下,感受愉悦的溪流或宁静的水面,面朝山林,欣赏展览或在角落里放松身心。不同的选择带来各种体验,可以是和瓷器设计师与其创作之间的丰富关系,也可以是与建筑之间的连接。在与建筑,与瓷画之间的发现,期待中我有了不同的情绪体验。
前方那道门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看不清,正因为如此,它直接而强烈的吸引着我。我带着好奇与对前方的想象进入一个新的展厅。
“同观”展厅的空间设计自有特色,一层层并列的背板成弧形排列开。
作品不多,整个空间给人制造了一个与自己连接与自然连接的氛围。
可以漫步看展,仔细欣赏每一幅画作,也可以在窗边窝在大大的藤椅里,晒晒太阳发发呆,日子可以如此安静和美好。
每一个展厅都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茶室
参观完毕又回到户外的山谷中,整个路线的走向是自然而然的。
顺着楼梯而下,来到了这个水景庭院中。池中大小不一的几何石块拼接出几何图形充满着艺术性。
水景庭院一侧是2号展厅——“无碍”,这是一个光影弥漫的展厅,也叫“光影展厅”。此时展厅正在举办“清丽瓷画作品展”。
光影展厅通透无比,全落地玻璃双层建筑空间里,阳光通透山林入室,峰峦触手可及,在这样的空间里受着陶瓷艺人作品的熏陶,满满的诗情画意。
在这里慢下来,在享受光影,探寻山林的同时欣赏每一幅有灵魂的作品。
光影展厅参观完毕来到了半户外空间的白砂中庭,一览无遗的空间里通过材质,构造不同,通过中部二楼的建筑将这个区域分成了三块,白砂中庭,水景漫步,“暂坐”多功能报告厅。
狭长山谷,溪水流过,千来年,“嗵嗵嗵”,同样的水碓声回响悠长。美术馆犹如一艘巨大的飞船,在清秀的南方山谷里等待。
三宝蓬美术馆,整个展场在视觉上150米直线延展,漂亮的形似卧龙的流线型全夯土合围建筑,绵亘于山谷之中,把远山和绿林都收纳为美术馆的一部分,硬朗的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故被称为”从土壤中长出艺术馆“。看似中规中矩的长方形构架的建筑,真正进去,却发现一切不是那么明了。通道上或隐蔽或清晰,空间上或上或下,水光或明或暗。几节楼梯之后,一个转弯,走廊的尽头......处处都有惊喜。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游客不多,只遇到四五个姑娘,一看就是来摆拍的。大多数时候展厅就是我一个人,不急不缓,随着感觉,选择不同的路径和体验, 伴随着想象与体验享受这场建筑与作品的视觉大餐。
在这个迷宫般的建筑中,满眼的“焰色”作品带给我们缤纷灿烂,五彩斑斓的视觉冲击。从展览中能感知这座城越发的年轻,这么多有才华有想法的年轻人来到这里生活,创作,这不仅是行业的幸事,也是这座城市的幸运。
在这个有着世界上最好陶瓷匠人的地方,“艺术家”多,“艺术品”和“艺术”展厅就更多。但这个美术馆不止是一个摆瓷器的空间,整个展厅一层是整体联通的,实际上进入之后才会发现是多流线并置穿插的和与下沉式的几何视觉。通常的展览空间都是为展品准备的,但在这里更为强烈的是建筑感官元素,在这里是一场建筑,展品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